我喜欢追剧,尤其是谍战剧、战争剧和年代剧。对演员也很挑剔。追剧+追星,才是我得以看完全剧的唯一标准。
这次发现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《人世间》,最初还是因为演员表里有我一直喜欢的雷佳音、辛柏青和殷桃,还有陈道明担任旁白。此剧不光演员阵容强大,导演李路和编剧王海鸰也能力一流。
我是从第三集插入观看的。因为有着那个年代的生活经历,于是乎,每晚8点锁定《人世间》,一天不拉。
《人世间》改编自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小说。作者历时8年,用115万字书写“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”。通过东北吉春市光字片住着的周姓一家人的生活,折射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。
这部电视剧将人间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看透了这部电视剧,也就看透了人生。这不仅是一部家庭剧,更围绕着时代变迁而展开叙述,探究人性本身的真善美,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,为响应国家号召,周父参加了“大三线”建设,夫妻长期分居,退休后才得以回到妻子和孩子身边。长子周秉义去了黑龙江建设兵团,恢复高考后考上北京大学,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。老二周蓉,为了追求爱情,17岁远赴贵州,住着山洞,与爱人同甘共苦,后来与哥哥周秉义同时考取北京大学,完成了从文艺青年到知识分子的蜕变。小儿子周秉昆幸运地留在母亲身边,到酱油厂做了一名工人。
看到这里,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经历:也是在17岁,我从杭高毕业,被送到桐庐插队落户。那么小的年纪,要挑着猪粪到田头施肥,要自己烧饭种菜,要上山砍柴挑担,肩上被扁担压出血泡还咬牙坚持。更可怕的是,1969年7月5日,连日大雨,爆发了罕见的大洪水。知青们都还记得,洪水冲出了一个“泰山压顶不弯腰”的南堡大队,整个村庄只剩下一颗苦楝树。我们插队的地方就在南堡大队上游的怡合乡。那时,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还要倒贴一毛三分钱。知青生活很辛苦,但是因为坚持,才造就了吃苦耐劳的那一代人。
电视剧《人世间》一开始就将极具年代感的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,大喇叭广播的乐曲,每个人胸前的像章和老式的棉袄,满街的灰黑色。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风貌。这些景象让我仿佛回到了50年前,一下子恍惚了。
小儿子周秉昆,看上去有点傻,有点萌,但他本质不坏。看到有人摔伤,二话没说脱下衣服为伤者保暖,没想到此人正是军区副政委马守常。这是他的善。大伙儿排队买猪肉,有人起哄抢公家东西,是周秉昆第一个站出来仗义执言。哥哥姐姐上山下乡,父亲常年不回家,他担当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。这是他的担当。
与周秉昆相比,郑娟经历了更多的磨难。当她得知周母因病瘫痪在床,带着盲人弟弟和儿子,义不容辞伸出援手,承包了周家所有家务。她伺候周母尽心尽力,喂食、擦身、按摩,手指关节都变了形,她仍旧默默无闻坚持、忍耐。正是在她无微不至的感召下,周母沉睡两年后,终于醒来,与家人团聚。
周秉昆与郑娟的爱情,体现了中国平民百姓的善良、隐忍、坚韧。对爱人,他们情感真挚,一往情深。对亲人,他们倾心付出,无怨无悔。他们是平凡的,也是伟大的。《人世间》用细腻的剧情与鲜活的人物,塑造了有情有义、责任担当、善良正直的中国老百姓群体形象。
作为一代知青,共和国的同龄人,与《人世间》的角色和年代感触颇深,感谢作者梁晓声和全体主创的辛勤付出!祝愿朋友们生活美好,祝福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!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