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”,每当我听到唐朝诗人孟郊的这首《游子吟》,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妈妈,因为我的妈妈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。
我的妈妈今年35岁了,因为长时间在外边辛苦地工作,看上去好像四十多岁。我的妈妈个子高高的,有一米七左右,穿着朴素,却非常干净整洁。皮肤有一些黑,头上扎着一个马尾辫,鬓角额前已经有了一丝丝白发,眼角还有一些鱼尾纹,这些都是岁月的风霜在妈妈身上留下的印迹,因为他是一个勤劳的好妈妈。
记得有一年秋天,爸爸从地里拉来一大车玉米堆在院子里,需要当天剥干净玉米衣,并将剥好的玉米穗堆放在玉米架上,因为明天还要再拉一车玉米,否则院子里就堆不下。吃过晚饭之后,爸爸又去地里收玉米了,我和妈妈、姐姐便在一起开始干活。我在剥玉米衣的时候,不小心把手弄破了,于是,妈妈便让我回到屋子里休息。九点过后,妈妈让两个姐姐也去休息了,只留下妈妈一个人在院子里剥玉米衣。昏暗的灯光下,妈妈的动作非常麻利,只见她左手从地上拿起一个玉米棒子,右手迅速地把白色的玉米衣撕开一个口子,两只手互相配合,左手一扯一拉,右手再一拽一掰,不到五秒钟,一个玉米穗便剥好了,妈妈迅速地把剥好的玉米穗放在一边,又去剥下一个。这样的动作,妈妈一晚上不知道要重复成百上千遍,玉米衣把妈妈的双手磨得通红,有的地方还渗出了血,可妈妈仍然没有停下来。我走出屋子,对妈妈说:“妈妈,我来帮助你吧?”妈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,说:“我的儿子长大了,知道心疼妈妈了。你明天早上还要去补习呢?赶紧睡觉去吧!”我躺在床上,心里暗暗地想:妈妈每天这么辛苦地干活,我一定要好好学习,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妈妈。
我的妈妈不仅勤劳,而且还非常善良。
有一次,我和妈妈一起去武陟县城“赶集”,看见路边有一位老大爷,衣衫褴褛,蓬头垢面,面黄肌瘦,蹲在路边乞讨,前边还放着一个碗。来来往往的人群中,很少有停下来的,可是妈妈走到老大爷跟前,毫不犹豫从钱包里掏出20元钱,弯下腰,小心翼翼地放在老大爷前边的碗里,并拍着老大爷的肩膀说:“大爷,你用这点钱买点吃的吧?”。我问妈妈:“我们家也不富裕,比我们家有钱的人都不给他钱,我们为什么要给他钱呢?”妈妈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,意味深长地说:“孩子,你听说过‘要想公道、打打颠倒’这句话吗?每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,都会有落难的时候,如果到时候我们老了,需要别人帮助了,却没人帮助你,你会怎么想呢?”我的脸一下子红了,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,心里想:妈妈的文凭虽然不高,但她懂得的道理真多啊!
这就是我的妈妈——一个勤劳、善良的农村妇女。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,不知不觉间,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孟郊的这首《游子吟》,我一定要刻苦学习,考出优异的成绩,回报妈妈那无私而又博大的爱。
添加新评论